新闻动态

news

春天养生与冬天养生有何种不同 上海入珠新闻部转

作者:上海入珠新闻部       来源:http://www.chinafeiku.com/       时间:2023-02-22 上一篇:二月二为什么叫“龙抬头” 二月二习俗 上海入珠新闻部转 |下一篇:你是怎么看待“只有顺应天地规律才健康”

一、春天养生与冬天养生有何种不同?
我们知道,“天地合气,命之曰人”。人生于天地之间,人的生命与健康也受天地之气机影响。所以,人要健康,就要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规律。

四时各有不同的天地气机,简而言之,春天阳气升发,夏天阳气长旺,秋天阳气收敛,冬天阳气闭藏。正确的养生方法是,天地气机如何,我们也要如何。
以春天为例,天地阳气在春天升发,我们人体的阳气也要升发起来,要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。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”,这样才算是跟上天地气机变化的节奏,也才能得到天地的庇佑,从而获得健康。
再看冬天,天地阳气处于闭藏的状态,我们人体的阳气也处于闭藏的状态,所以我们在冬天养生要“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”,这样即能养阳气的闭藏。
二、若逆反冬天与春天的养生规律,会怎么样?
生命以正气为本。《内经》明言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意思是说,只要正气不虚,就不容易生病。另外,就内与外而言,生命以内为本,以外为标。只要阳气内足,就会健康;反之,若阳气内虚,就容易失去健康。
从生活中来观察,冬天是向内闭藏的。我们冬天养生,即是养阳气的闭藏。如果冬天不重视养生,不养阳气的闭藏,会有何种结果呢?
古人认为,会导致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。我的理解是:
冬伤于寒,即伤于闭藏。因为寒邪侵袭,会导致阳气外浮以抗寒,由此导致阳气不能闭藏。若感寒较轻,往往不会生病。因为天地的气机仍然处于闭藏的状态,即使我们不养生,天地也在帮助我们闭藏阳气,所以,冬天不养生往往不容易马上患病。
但若感寒甚多,虽然当时不生病,但寒邪会内伏于三阴层次,特别是会伏藏于少阴,至春天阳气开泄时,若因外邪乘之,就容易触动伏气,从而诱发各种疾病。
可以这样说,冬天感寒之后之所以会出现伏邪,根本原因在于冬不藏精,导致肾脏内亏。此即古人所谓“最虚之处,便是容邪之处”。
综上所述,冬天以闭藏为主,若因不养生而阳气妄升就容易影响阳气的闭藏,进而会伤损肾精。当时不一定会生病,即使生病,也往往是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。若冬天因不养生而阳气闭藏太差,进入春天时,阳气开始升发,这时就会出现阳根下拔,从而诱发下虚上实的各种疾病,甚至是大病重病。
那么,若春天不养生,又会如何呢?
春天阳气以升发为主,人体的阳气也要升发。从生活和临床来观察,极少有人在春天阳气不能升发的。受各种压力以及缺乏智慧的影响,不少人全年阳气都处于升发向上的状态,时时都有焦虑、烦躁、发脾气等情况。也就是说,春天要养阳气的生发,这实在是太容易了。
可是,生命以正为本,以内为本,升发过度就会消耗内在的正气,导致正气内虚。由此说,春天养生,不能光是养阳气的升发,还要养阳气的收敛。使阳气勿过度升发,以使正气不要过度消耗,这才是正确的养生。
那么,春天如果不养生,而是各种消耗,比如,各种性生活、熬夜、剧烈运动、暴饮暴食、酗酒、乱发脾气等等,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呢?显然,阳气升发过度,导致阳气内虚,阳根下拔,当时就会出现火气上浮诸病,比如,头晕、失眠、烦躁、痘痘、心慌等等。
显然,与冬天不养生相比,春天不养生所导致的疾病在当下就会出现。尤其是冬天没有养藏的人,在春天若不能及时养生,就容易造成疾病,甚至会诱发温疫。而且,不管是冬天不养生还是春天不养生,都容易在春天发生疾病。越是不养生,越是妄耗阳气,正气越虚,其病也就越重。
进一步说,春天是最容易生病的季节。在春三月的六个节气中,越是阳气升发有力的节气,越容易造成阳根下拔,从而诱发各种疾病。显然,惊蛰节气天地之间的阳气升发最为有力,也最容易诱发疾病。
由此说,在惊蛰的这个节气里,一定要减少阳气的妄耗。比如,减少性生活,避免熬夜,勿剧烈运动,不要暴饮暴食以及酗酒,不乱发脾气……这些都有助于阳气内旺,从而使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”